各地頻頻開展建筑資質動態核查,這些“雷區”,建企千萬小心
2021-08-03 來自: 南陽中東科技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97
7月30日-12月30日,北京將陸續開展第三批建筑企業資質動態核查,具體通知如下:
自2021年開始,北京市在資質審批系統中增加了異常預警功能。通過與注冊建造師系統自動比對,企業注冊建造師不滿足相應資質標準時,系統即進行預警。
目前,已開展3個批次的建企資質動態核查,涉及1078家企業。
一旦企業被列入“異常預警”,
限期3個月整改;
整改期間暫停為其開具出京承攬工程證明;
不得申請資質增項或升級;
不能承攬新的工程。
將其在建工程列為監管對象,抽查注冊建造師在崗履職及安全質量管理情況。
不止北京,今年以來,浙江、江西、西藏、天津、湖北、山東、山西等省份接連開始資質動態核查、資質批后核查。初步統計,已有超過1000家企業被通報,部分企業已被撤回資質。
浙江金華:公布批建筑企業資質動態核查限期整改企業名單,通報批評322家建企。
江西贛州:發布雙隨機核查情況通報,檢查結果為不合格的企業有22家。
西藏:發布《關于對2020年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動態核查未整改企業的督辦通知》,其中有3家設計企業、3家監理企業、74家建筑業企業未按要求完成整改工作。
天津:多家單位不再符合其相應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要求的條件,被責令限期整改。
湖北:撤銷42家企業相應建筑業企業資質。
山東濟南:核查出46家企業不符合資質標準要求,限期整改。
浙江溫州:對全市建企進行動態核查,633家企業被要求限期整改。
山西省住建廳:在資質監管中發現305家企業的建筑業資質不符合資質標準要求,立即進行整改。
山西太原:核查出298家企業的944項建筑業資質不符合資質標準要求,限期整改。
根據官方通報,出現頻次最高的問題是人員指標--建造師、技術負責人等人數不足,甚至有的企業建造師為0。
各地核查的要點主要包括:注冊建造師人數;企業技術負責人、注冊人員、職稱人員、技術工人等人員職稱(崗位)證書;社保繳納證明;申報業績真實情況。
而一旦就檢查發現不合格的建筑企業或被責令整改,或被撤銷資質,更嚴重的甚至會被清出建筑市場。無論是哪一種處理結果都是企業不愿意看到的,對自身會產生巨大的影響。
因此,建筑企業千萬做好資質維護工作,確保在建筑資質動態核查中不會因為不合格而受到處罰,從而影響企業正常的經營和管理。